[1] |
白雪, 段志遥, 南兵, 王黎明, 唐甜蜜, 管景奇. 揭示超薄Co-Fe层状双氢氧化物析氧反应的活性位点[J]. 催化学报, 2022, 43(8): 2240-2248. |
[2] |
王春鹏, 王哲, 毛善俊, 陈志荣, 王勇. 多相催化剂活性位点的配位环境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J]. 催化学报, 2022, 43(4): 928-955. |
[3] |
胡强, 王华, 向飞菲, 郑荞佶, 马新国, 霍瑜, 谢奉妤, 徐成刚, 赁敦敏, 胡吉松. 钼酸根阴离子在增强聚苯胺包覆的镍钴层状氢氧化物的电容和析氧行为中的关键作用[J]. 催化学报, 2021, 42(6): 980-993. |
[4] |
陈增添, 肖钰雪, 张超, 伏再辉, 黄婷, 李庆锋, 姚远雄, 徐舒涛, 潘晓丽, 罗文豪, 李昌志. 温度调控二氧化硅隔离生物质碳纳米片构建固体超强酸[J]. 催化学报, 2020, 41(4): 698-709. |
[5] |
路饶, 贺雷, 王阳, 高新芊, 李文翠. 镍掺杂对氧化铝纳米片负载金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的促进作用[J]. 催化学报, 2020, 41(2): 350-356. |
[6] |
Muhammad Tuoqeer Anwar, 闫晓晖, Muhammad Rehman Asghar, Naveed Husnain, 沈水云, 罗柳轩, 程晓静, 魏光华, 章俊良. 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作高稳定性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载体[J]. 催化学报, 2019, 40(8): 1160-1167. |
[7] |
陈宇卓, 王哲, 毛善俊, 王勇. 基于氮掺杂多孔炭的加氢催化剂的理性设计[J]. 催化学报, 2019, 40(7): 971-979. |
[8] |
郇伟伟, 李洁, 嵇家辉, 邢明阳. 二氧化铈促进钴氧化物表面氧化一氧化碳的原位表征研究[J]. 催化学报, 2019, 40(5): 656-663. |
[9] |
高新芊, 陆文多, 户守昭, 李文翠, 陆安慧. 棒状多孔氧化铝负载氧化铬催化丙烷脱氢反应性能[J]. 催化学报, 2019, 40(2): 184-191. |
[10] |
Svetlana A. Yashnik, Vadim V. Kuznetsov, Zinfer R. Ismagilov. χ-氧化铝的添加对纯的和修饰的γ-氧化铝上H2S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J]. 催化学报, 2018, 39(2): 258-274. |
[11] |
宋松, 王栋, 狄璐, 王传明, 戴卫理, 武光军, 关乃佳, 李兰冬. 高效钴氧化物催化羧酸可控加氢制醇[J]. 催化学报, 2018, 39(2): 250-257. |
[12] |
王新星, 陈文, 林铁军, 李杰, 于飞, 安芸蕾, 代元元, 王慧, 钟良枢, 孙予罕. 合成气直接制烯烃碳化钴基催化剂的载体效应[J]. 催化学报, 2018, 39(12): 1869-1880. |
[13] |
Isao Ogino. 采用X射线吸收光谱表征单原子催化剂:至关重要与持久挑战[J]. 催化学报, 2017, 38(9): 1481-1488. |
[14] |
宋绍彤, 杨旭, 王博, 周晓峰, 段爱军, 迟克彬, 赵震, 徐春明, 陈振涛, 李建梅. 铝改性介孔二氧化硅泡沫载体材料合成及其DBT加氢脱硫性能[J]. 催化学报, 2017, 38(8): 1347-1359. |
[15] |
蔡威盟, 杨杰, 孙红芳, 王怡博, 凌铁, 郭学锋, 彭路明, 丁维平. 特种氧化铝负载氧化钛作为异丙醇还原肉桂醛的高性能催化剂[J]. 催化学报, 2017, 38(8): 1330-1337. |